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导语: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在杭州发布了《2017·径山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主题为“积极、稳健地推进中国金融开放”,提出中国应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短期内尽快解绑对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政策约束,中期则应着力促进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对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建议实施宽幅波动制度。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不久前,国务院也提出要持续推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明确对外开放时间表、路线图。此次发布的《报告》正是紧扣了“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这一主题。

为了积极、稳健地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报告》中特别地指出了应该进一步开放国内债券市场,允许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机构投资者,通过备案方式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并自主决定投资规模,同时对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放松资本项下结汇管理,全面实施企业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统一境内机构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意愿结汇政策,对资本项目收入的使用实施统一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简化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汇兑管理,取消对单家机构设置统一的投资额度上限,对基础额度内的额度申请采取备案管理,取消QFII投资本金的汇入期限要求,并将锁定期从一年缩短为三个月;大幅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促进内外资公平竞争;开通深港通并完善沪港通政策,取消总额度限制,目前仅保留每日额度限制。

由此可见,虽然关于金融业开放的节奏和顺序还有很多有待商榷,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业的开放已是共识。

金融开放需“走出去”和“引进来”

金融开放政策始于1978年,早期聚焦实体经济,后转向金融领域。但这近四十年的金融开放政策,有许多成就,也有不少问题。

围绕人民币汇率改革、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等金融开放领域的焦点话题,《报告》提出:汇率政策改革一直在朝着双向波动和市场决定的方向努力,但始终没有呈现出足够的灵活性;资本项目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最近两年出现一些反复;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实际进展相对有限;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受制于境内外市场规则、制度方面差异以及我国“通道式”的开放模式;金融机构走出去滞后于企业走出去,跨境金融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

  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在加快,但与此相对的却是,外资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却面临诸多限制。中国金融业开放程度仍然不足,金融机构的对外开放经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实际进展相对有限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倒退。

  当前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的市场份额总体不高,远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持股比例和业务范围等方面对外资金融机构仍有较多歧视性规定。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会计、审计以及税收等金融制度环境便利度不够,金融监管框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扩大金融业开放,巩固国家经济实力

  因为金融开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是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还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途径,所以,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刻不容缓。

  首先,金融业开放有助于构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从理论上看,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有助于促进竞争、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提升金融稳定性。从我国金融业开放的实践来看,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外资金融机构为我国带来了新业态和新模式,极大丰富了我国金融体系,提升了金融业运行效率。

  其次,金融业开放有助于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互促共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鼓励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迅速发展,但金融机构在消费信贷、小微贷款、风险投资等领域发展相对缓慢,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相比之下,外资金融机构在治理结构、信贷管理、风险定价等方面的优势可对中资机构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促进国内金融机构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促进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金融机构“走出去”有助于解决“走出去”企业境外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从而降低我国企业资金使用成本,提高企业部门利润率,为去杠杆和去产能赢得空间。

  此外,金融业开放有助于巩固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巩固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提高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扩大金融业开放水平,为投资者在境内外开展人民币业务提供友好、便利的环境,提升人民币在全世界的吸引力。

  开放和风险并不矛盾

  有一些声音担心,开放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比如金融业开放有可能加速国际资本流动,扩大一国金融系统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一定风险。实际上,开放和风险两者并不矛盾。

  首先,我国在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风险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系统性风险的评估、防范、预警体系和金融风险处置机制,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监管有效性不断增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相对完备、金融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在金融业开放后,这些措施是有效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屏障。

其次,近年来我国中资机构资产规模扩张迅速,实力较为雄厚,网点多而密集,已形成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庞大的客户基础。

此外,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主要依靠完善的金融制度框架,而非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歧视性准入政策。

  全球相互依存仍在继续深化,开放发展仍然是各国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对积极维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还是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都要求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接轨;随着金融业务政策的不断开放,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正如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在论坛现场所说:“作为一个正在谋求经济转型的国家,中国的金融稳定和金融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或取舍平衡,而是互为因果。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金融业正处于最好的时期,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佳时期。”

话题:



0

推荐

海外投资笔记

海外投资笔记

1056篇文章 238天前更新

海投全球是投资即服务(IaaS)的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提供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投资银行等产品和服务。海投全球拥有美国的注册投资顾问,投行券商和三方支付等牌照,管理成长股票、私募信贷、风险投资、房地产等美元私募基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