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7年已过大半,截止今年6月份,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为48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6%,出现了明显下滑,加上万达、安邦等明星并购企业新闻不断,猜测不止,仿佛中国对外投资一夜间从“爆发期”进入“冰河期”,那么跨境并购的凛冬是否到来了呢?

  首先,我们分析对外投资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 国家监管部门的重视

  自2016年底以来,国家监管部门对中国企业“盲目的”,“非理性”的海外投资行为加以约束和引导,并于2017年8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着重加强了对境外投资的宏观指导,进一步明确了限制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而早在该政策出台之前,政府的加强监管早有预兆。银行,外管局等机构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跨境并购资金出境。房地产和酒店业对外并购作为监管焦点,受影响最大,相较于2016年上半年62.1亿美元跨境并购成交额,2017年上半年成交额仅为4亿美元。 2016&2017年上班年各行业跨境并购交易额情况(亿美元) (数据来源:Mergermarket)

   二、 全球政治风云变化

  2017年以来,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难度。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英国脱欧持续发酵,欧盟多国大选,美国特朗普政府频频出台关于移民、医疗改革、税改、贸易等新政策,却又频频受阻。作为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两个并购目的地,欧美整体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动荡,增加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跨境并购形成了一定阻力。中国企业2017年上半年在美国的并购交易额仅为7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342亿美元出现大幅下滑,在德国并购交易额为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104亿美元也有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Mergermarket)

   三、 2016年“非理性的”火爆

  我国对外投资经过过去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千亿美元,2015年对外投资超过吸引外资,实现资本净输出,而2016年更是中国跨境投资创造历史的一年,1,832亿美元成交额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也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第二大国。而2016年的跨境并购成交额有相当一部分是抱着资产转移为目的“盲目的,非理性的“”跨境并购,违背我国产业升级,获取优质技术和资源,拓展海外市场等政策指导方向。与2016年的过分狂热相比,2017年跨境并购额的回调过度夸大了我国对外投资结构优化调整引起的必要波动。

  通过以上分析,海投资本认为,我国对外投资并未进入“凛冬”,不能因为短期数据的波动而忽视了长期跨境投资的大好趋势。2017年以来对外投资规模虽然有所减小,但整体投资结构得到了优化,对汽车与运输,电力和公用事业等实体经济的投资有所增加,对科技、电信、生命科学等高技术含量行业的对外投资也依然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中国对外投资者回归理性,开始更加注重战略性的海外布局,通过海外投资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长远来看,我们依然看好中国海外投资。

  政策方面,中国政府依旧鼓励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扮演的地位也日益重要,积极倡导投资全球化,加强多边合作,促进区域共赢发展。 “一带一路”更是未来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帮助全球经济走出危机阴霾,实现富足和发展的持续动能。

  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66亿美元,占同期总额13.7%,较去年同期增长6%。 未来,“一带一路”将持续释放发展中国家的产能,加强各国间合作,推动各国经济发展,蕴藏巨大商机。

  而另一方面,企业对跨境并购的内生需求依然强烈,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在国内市场发展都进入了瓶颈期,寻求海外发展,往价值链上游转移是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中国企业不但需要积极开展海外投资并购,更迫切需要将实现全球化,拓展新市场,获取先进技术等核心战略目标落实。而实现这些目标,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话题:



0

推荐

海外投资笔记

海外投资笔记

1056篇文章 238天前更新

海投全球是投资即服务(IaaS)的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提供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投资银行等产品和服务。海投全球拥有美国的注册投资顾问,投行券商和三方支付等牌照,管理成长股票、私募信贷、风险投资、房地产等美元私募基金。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