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父辈们种“老黄牛”精神,说到底也就是埋头苦干,闷声发财。所以,大多数中国孩子童年很少出去社交,尤其是独生子女一代,终日闭门读书的故事比比皆是。社交在国内未必是一个褒义词,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通过他人不正当的帮扶获取利益。 

这种观念让很多中国人在初到美国时吃了大亏,据皮尤中心统计,美国已超过一半人口在运用社交网络和线下活动进行社交,61%的人每天都会上网搜索和“社交活动”相关的词语。至于18-29岁的年轻人,对社交活动的参与则更加频繁。在美国,无论学校、企业、甚至社区都会定期组织社交活动,供人们结识新的朋友。

这些社交活动组织起来并不复杂,它类似我们国内的“沙龙”,一个吸引人眼球的主题加上一些食物,来访问的人就会络绎不绝。学生时期,大学里最火爆的莫过于校友的到访。活动中,你常常会看到一脸稚气的大学生对校友追问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很多学校也非常乐于将这些校友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学生。

国内的父母大多对此嗤之以鼻,“为什么不靠自身实力?”他们常常这样问。但是事实就是,在信息分配相对平等的今天,大家的“实力”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以考试成绩为例,59分和89分的差距未必是显著的。 此时,社交本身就被美国视作一项最重要的“实力”之一,很多学校,招生办对这种能力的重视甚至超越学生的成绩和学年表现本身。

某种程度上,“有效的社交”意味着你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所需信息,甚至收获意想不到的机会,这种沟通能力在未来的职场上极为重要。我的大学同学S就是一名高效的沟通者。校友聚会期间,她通过不断表达自己对媒体的兴趣,成功获得了美联社当年的实习机会。当然,不排除S本身具有优秀的成绩和不错的背景经历。但是,这位身居美联社管理层的校友提供的推荐信功不可没。 

国内的社交圈往往有一个断层,大家学生期间都在埋头苦读,到了成年工作后才开始谈“圈子”。这让很多人在日后的社交中都犯了“尴尬癌”,很多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更是在社交场合慌张不已,不知如何入手。

所以,如果下定了决心奔赴美帝,与其单一地闷头读书,不如抽出些时间锻炼自己社交能力。它并非我们传统意义上带有贬义的“托关系”,左右逢源,甚至油嘴滑舌,而是真诚、有效的传达自己所想。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系下,虽然我们读了不少书,背了不少课文,做了不少算数,但我们对“如何交朋友,成为一个让人们感到有趣的人”所做的培训仍极度匮乏。

给你所需,懂你想要,关注海投金融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海外投资、移民、生活一手干货。

话题:



0

推荐

海外投资笔记

海外投资笔记

1056篇文章 238天前更新

海投全球是投资即服务(IaaS)的全球资产配置平台,提供资产管理、投资顾问、投资银行等产品和服务。海投全球拥有美国的注册投资顾问,投行券商和三方支付等牌照,管理成长股票、私募信贷、风险投资、房地产等美元私募基金。

文章